胡振中

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先后获得工学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现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研系列副教授。

兼任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图学学会BIM专委会副主任、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编委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木与海洋工程信息技术、海洋数字防灾、建筑与城市信息模型(BIM/CIM)。

教授工程硕士数学、土木与建筑工程CAE等4门课程。

  • 2024-07-24

    经第十五届党委第八十八次常委会会议讨论通过,本人荣获清华大学2023年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全校共10人获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过去几年教学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责任和鞭策,激励我继续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

    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评选过程严格,包含教学顾问多次旁听授课、专家评教意见和学生课堂评估成绩等环节。能够通过层层选拔最终获奖,我深感荣幸,也将鞭策我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推动教育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感谢清华大学提供的平台和支持,以及同事和学生们的信任与鼓励。

  • 2024-07-20

    轨道交通工程大体量BIM轻量化技术》论文已发表在《铁道建筑》期刊上。

    为解决轨道交通工程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体量庞大导致的数据整合难度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BIM轻量化技术。通过改进二次误差测度算法在降低模型复杂度的同时保留模型的细节和几何特征,并采用三角网格相似性度量算法减少相似构件的存储次数,从而降低模型存储的数据量;对模型数据进行拆分和分步传输,从而提升模型传输速度;通过局部重建和动态剔除冗余构件优化显示效率,并对模型进行分区渲染,从而减少运行耗时。经在广州地铁18号线磨碟沙站应用,采用该技术将大体量模型轻量化后,占用的存储空间减少 15.71% ~ 35.87%,网格数量减少21.46% ~ 31.65%,传输速度提高2.5 ~ 10.0 MB/s,且模型主要几何构件能以50.0 ~ 59.8帧/s的速度在自主开发的图形平台上清晰展示。

    注:论文第一作者为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数字化主管工程师薛志刚,本人为通讯作者,作者还包括博士生李一林。研究成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

  • 2024-07-09

    7月9日,数智海洋与智慧海工技术研究中心成立暨海工结构分析软件国产化项目启动会在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北京西山研发基地隆重举行。参会人员包括清华大学有关教师、研究生以及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有关领导、专家,共计35人。

    会议首先由本人和李孙伟老师分别围绕研究中心总体规划与方案、国产化项目规划与工作进展进行专题报告。接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院长张建民作动员讲话,张院士强调了海工软件国产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指出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推动“清华大工科下海”向纵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全面推动数智海工战略发展,率先启动海工结构分析软件国产化进程。我们也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海洋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推动海洋工程向“少人化、无人化、远程化”发展,助力构建具备国际顶尖水平的“数智海洋与智慧海工”科技创新国家队,全力迈向海洋工程数智化、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

  • 2024-06-25

    夏日炎炎,荷花盛开,正是毕业和新征程交织的美好时节。在这6月,我们课题组前往惠州巽寮湾与双月湾,举办了一场难忘的的毕业旅行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欢送毕业生张嘉鸿、张晓冰和宁厚淳,同时也是为了增进课题组成员之间的感情,让大家在忙碌的研究生活中放松身心。

    首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课题组一行人抵达了风景如画的巽寮湾。在水上运动中,大家穿上救生衣,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留下了串串欢笑与汗水。在户外越野活动中,大家携手并进,无论是穿越泥泞不堪的道路还是挑战陡峭的山坡,团队成员间相互鼓励、协作脱困,感受了自然的野性魅力。随后登上游艇,在浩渺的大海上畅游两小时,海天一色之间,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与信任。夜幕低垂,双月湾别墅内灯光温馨,烤架上的火星跳跃,食物香气四溢。用餐期间,我与学生们进行了愉快的交流对话,涵盖科研理想到生活琐事,并衷心祝愿每一位毕业生前程似锦,逐梦无疆!

    “清华海洋骄子聚,扬帆齐心逐浪去!”这不仅仅是我们的标语,更是我对所有学生的深切期望。我坚信,无论他们将来走向何方,都将秉承清华人的精神,乘风破浪。

  • 2024-06-21

    由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主办的BIM标准体系评审会暨BIM技术交流会在华艺设计成功举办。

    会议首先对华艺设计BIM标准体系进行了评审。该体系由《建筑信息模型基础建设标准》、《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技术标准》和《建筑信息模型语义字典标准》三部分组成,旨在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设计、协同和赋能的基础建设和技术指引。本人作为评审组组长主持开展标准评审工作。

    评审会后,本人以《从数据到知识——工程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题进行了BIM技术交流,重点探讨了建设领域工程数据的获取、表达、存储、管理、挖掘和应用方法,并展望了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如ClM、数字孪生和知识图谱等与BIM技术的结合,将为土建工程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注: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研究、设计技术开发与应用,各类建筑工程勘察与设计等业务的企业。该公司一直致力于科技支撑产品升级,并以技术研发支撑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