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公众号【对话清华SIGS教师】栏目发布了一篇题为“青教奖获得者胡振中:扎根深圳,‘海’浪潮涌中前行”的推文。这篇推文详细介绍了我在清华大学的成长轨迹及其教育理念,展现了我作为青年教师的教学成就和对教育事业的坚守。详情请见链接。
荣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殊荣,不仅是对我个人教学成就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青年教师群体的鼓励和期待。未来,我将继续秉持“育天之骄子,成国之栋梁”的教育理念,在“教师”这份肩负着重任的职业里,不懈耕耘。
感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对我的支持和信任,感谢所有同事和学生的配合与帮助!
由中国海洋学会指导,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联合组织,智慧海洋工程联合研究院协同组织的“智慧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大会”专项会议于9月25日至26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成功召开。本次大会以“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推动新质海洋数智化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海洋工程企业的专业人士500余人次参与。本人担任大会共同主席,并主持了报告环节。
该环节聚焦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与数字化、智能化及产业化进展。李孙伟老师就“海工数智化趋势及其软件底座”作分享报告,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见解和实践经验。课题组学生李一林、何佳泽、姜熙媛也参加了此次会议,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技术探讨。
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及海油工程、中国船级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先企业的众多顶尖专家和产业领袖。通过聚焦海洋数智化发展的新方向、新形式、新技术和新应用,大会不仅促进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还为推动智慧海洋工程的转型升级,加强海洋工程数智化发展,构建未来的竞争优势和新兴产业链,贡献了宝贵的智慧和力量。
BIM- and 4D-based integrated solution of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for conflicts and structural safety problems during construction: 1. Principles and methodologies 在谷歌学术上他引次数达到400次,其姊妹篇文章BIM- and 4D-based integrated solution of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for conflicts and structural safety problems during construction: 2. Development and site trials在谷歌学术上的引用次数也达到了220次,两篇文章合计达到620次引用。
该研究根据施工过程中冲突和安全问题的分析与管理需求,提出并建立了四维结构信息模型(4D-BIM)。基于该子模型,研究了时变结构的动态安全分析、进度/资源/成本的冲突分析和管理以及现场设施的动态碰撞检测的集成,并应用于国家体育场、广州西塔、青岛海湾大桥等3个大型项目。
注: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属于工程技术领域顶刊,目前影响因子为9.6。
8月9日至11日,第十一届海岸与海洋工程国际会议(ICCOE 2024)于山东烟台举办,课题组博士生刘毅参会并作了题为《Real-time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for Digital Twin of Floating Wind Turbine》的报告,提出了面向浮式风机数字孪生的监测与分析框架,涵盖了海洋环境、风机位姿、结构状态三个主要方面。针对浮式风机的塔筒结构,提出了基于有限传感器的状态反演方法,能够快速给出全方位的结构健康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风机的缩尺模型,将所提出方法应用于实际风机的监测分析中,形成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信息闭环。通过深度融合数字模型、海洋环境和风机状态数据,构建浮式风机的完整数字孪生体。
清华大学林佳瑞个人网站 清华大学纪晓东个人网站 清华大学陆新征个人网站
累计PV [170617] | 累计UV [43330] | 累计IP [42996]
Copyright @ 2013- 胡振中的个人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 13043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