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组将招收博士、硕士和博士后,长期有效。
关于博士硕士招生有以下三点要求:1)应具有工程学科背景,并对信息技术有浓厚兴趣,即将或已取得相关的学士或硕士学位;2)应具有较强的技术背景,包括但不限于BIM/GIS、物联网、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经验,优先考虑在算法、大型软件系统或Web/App 开发方面有研究或实践经验的申请者;3)应具有较高的自我激励能力,良好的英语书面和口语沟通能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
关于博士后招聘还应满足以下两点:1)年龄35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2)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信息技术、海洋环境信息建模及应用、数据驱动知识发现及应用等相关方向。(注:博士后申请者经过初步筛选后需进行面试,并作半小时学术报告,包括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及未来博后工作设想。)
有意向者请将个人简历、成绩单及工作设想等材料发送至邮箱:hu.zhenzhong@sz.tsinghua.edu.cn。详情可查看课题组博士硕士招生、课题组博士后招聘。
2021年11月26日,Discharge of treated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contaminated water: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simulations已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这是对课题组同学和老师们厚德载物、严谨致学的充分肯定!NSR官微推送优质高效,体现了我国卓越领军期刊的超一流水平!感谢张建民院士的指导与支持,感谢编辑部和评阅人给予的高度评价!
这项研究成果对于污染物长期扩散的预测、核污染水排放计划的合理应对以及后续放射性物质浓度的监测具有显著意义。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研究,进一步探讨判断排放核污染水这一行为对于整个海洋和人类长远的影响,为国家乃至全球应对核污染水危机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撑!
注:National Science Review,2021年的影响因子为17.275,属于顶刊,卓越计划领军期刊。详情请见介绍视频。
近日,本人参与编著的《“原子、元素和我们”科学启蒙双绘本》荣获第三十六届北方十省市(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这套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启蒙绘本,专为3-8岁儿童精心打造,包含《原子大变身:核能的威力》与《元素在哪里:来自星星的我》两册。在装帧设计上,采用硬壳精装、大幅插画和哑光铜版纸,既确保了阅读的舒适性与耐用性,也通过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激发儿童的探索兴趣。在内容设计上,本书创新采用“微观-宏观”双视角叙事结构,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儿童可理解的具象表达。
本书的获奖,是对科普创作与科学传播工作的重要肯定。我们期待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儿童心中播下科学探索的种子,为他们未来的跨学科学习和科学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购书请识别左侧小程序。
2025年11月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更新显示,在国际著名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中科院1区,IF=8.9)上发表的论文Geometrized task scheduling and adap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large-scale edge computing in smart cities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该研究针对智慧城市中大规模边缘计算面临的任务调度与资源分配挑战,开发了一种新的框架。通过将聚类任务分配转化为二维图中的区域划分问题,并采用类似俄罗斯方块的任务卸载策略实现边云协同,有效规避了组合爆炸和NP难问题。区域划分问题通过乘法加权Voronoi图求解,具有多项式计算复杂度。同时,提出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以应对任务请求的动态性、不确定性及高并发性,并结合在线学习算法动态调整滑动窗口长度。对比结果表明,该框架显著降低了平均任务截止时间违规率,在处理大规模工作负载时,该指标仅为4.72%,性能优于其他方案超过20倍。
注:ESI高被引论文,即近十年内发表且在同学科领域中被引次数排名全球前1%的学术论文,可为学科前沿研究提供参考,并可用于科研评价体系。
11月14日下午,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毛亮教授来我院作题为《典型核素在海洋中的生态风险、效应机制及污染控制》的学术报告。
随着全球核能应用及历史核活动影响,放射性核素入海及其生态风险日益引发关注,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事件更使该问题成为国际焦点。毛亮教授系统介绍了基于放射性核素分析平台追踪核素在海水、沉积物等多相环境中的分配、迁移与形态转化规律,并深入探讨核素在海洋生物(从初级生产者到高级消费者)体内的吸收、富集、分布与排出动力学,揭示其在细胞与分子层面的毒性效应机制,为海洋放射性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前瞻思路。
注:毛亮教授长期从事环境化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在Nature Sustain、Angew Chem Int Ed、Natl Sci Rev、Natl Sci Open、ACS Nano、Environ Sci Technol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江苏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并担任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及学术期刊编委。
清华大学林佳瑞个人网站 清华大学纪晓东个人网站 清华大学陆新征个人网站
累计PV [96184] | 累计UV [25941] | 累计IP [25697]
Copyright @ 2013- 胡振中的个人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 13043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