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中

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先后获得工学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现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研系列副教授。

兼任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图学学会BIM专委会副主任、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编委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木与海洋工程信息技术、海洋数字防灾、建筑与城市信息模型(BIM/CIM)。

教授工程硕士数学、土木与建筑工程CAE等4门课程。

  • 2024-02-27

    论文Inertia load reduction for loadoff during float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 installation: Release decision and ballast control已发表在Sustainable Horizons期刊上。

    较高的海上安装成本是限制海上风能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海上浮式风机的一种有效安装方法是在岸上预组装塔架、机舱和转子,并在安装现场进行一次吊装操作,以将上部结构与浮动基础相匹配。由于有效载荷很重,这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在配合过程结束时,进行卸载操作以将预组装件转移到浮动基础上。它会导致作用在船舶上的总力突然变化,并导致大幅加速并对机载机舱中的机构造成潜在损坏。机载机舱的加速度大小在不同的释放时刻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在本研究中,还提出了一种简化的二自由度(DOF)(升降和俯仰)模型来解释重型提升过程和可变压载舱。利用双曲正切函数近似逼近突然的有效载荷传输,以保证连续性和可微性。卸载操作包括决策阶段和船舶稳定阶段。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开发了一种有效载荷转移时间选择器和反压载控制器,分别实现最佳释放时间决策和有效载荷释放后船舶的稳定。六自由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在确定最佳有效载荷释放时刻以及限制有效载荷释放后机载短舱的峰值和平均加速度大小方面具有令人满意的鲁棒性。该决策和控制策略可以通过延长运行窗口,降低安装成本,促进可持续能源转型。

    注:论文第一作者为2021级硕士生马灿,任政儒助理教授为通讯作者。研究成果得到深圳科技项目、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和广东省区域联合基金粤港澳团队项目的资助。

  • 2024-02-19

    论文The Probability of Ship Collision during the Fully Submerged Towing Process of Float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s已发表在Sustainability期刊上。

    在绿色能源产业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海上浮式风机项目是当下绿色可持续发展能源的焦点。然而大多数研究都着眼于风机安装前的设计制造以及就位后的运动和响应,对将浮式风机拖曳至场地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碰撞风险探究较少。本研究基于解析模型构建的方法,以海南万宁海域浮式风电场为研究对象,在业内广泛认可的Pedersen碰撞概率评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创新性地开发了应用于非航道区域的浮式风机拖曳运输过程中与其他船舶发生碰撞的概率评估计算模型。研究表明,拖曳运输过程中发生船舶碰撞的概率主要受到区域船舶密度,分布情况,航行速度等因素影响。该研究弥补了深水浮式风机安装过程风险评估领域的空白。

    注: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后李宜鸿,本人为通讯作者,作者还包括硕士生刘龙祥和李孙伟副教授。研究成果得到广东省区域联合基金粤港澳团队项目和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的资助。

  • 2024-01-30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风机安装力学分析方法及系统”已获得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2311306512.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风机安装力学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杆件结构的基本信息;根据所述杆件结构的基本信息生成杆件单元集合和荷载集合;根据所述杆件单元集合和所述荷载集合集成压缩稀疏行矩阵格式的整体刚度矩阵与外荷载向量;根据所述整体刚度矩阵和所述外荷载向量,采用共轭梯度法获得整体位移向量;根据所述整体位移向量得到变形后的杆件单元集合;根据所述变形后的杆件单元集合获得杆件结构应力分布结果。本发明加速了矩阵的存储和求解效率,且不损失有效信息,从而兼顾计算精度的同时可有效提升计算效率,实现复杂大型结构的快速建模与计算。

    注:本专利发明人还包括博士生闵妍涛、张建民院士、博士生刘毅、硕士生宁厚淳、李孙伟副教授和李彬彬副教授。

  • 2024-01-18

    1月18日至19日,由海工院院长张建民院士担任主席,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主办的首届“青清论坛”在青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构建海洋工程科技领域的未来竞争优势”为主题,聚焦海工数字化智能化、工业软件国产化实施方案、海洋高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等议题,旨在推动“清华大学大工科下海”战略与青岛乃至山东区域海洋科技产业基础和应用场景的高效结合。

    18日下午,代表团一行前往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参加交流会。会上汇聚了清华大学校本部和我院共40余位教师,以及来自青岛市政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近百人。本人做了题为《海工数智化工程设计》的专题报告。19日上午,代表团前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交流,本人在研讨会上进行了报告分享。当天下午,代表团一行访问了崂山实验室,并在随后的学术交流会议上,本人进行了经验分享。

    首届“青清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清华大学与青岛乃至山东海洋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也为海工院与其他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

  • 2023-12-31

    2023年12月24日,《图学学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来宾、编委以及编辑部成员,共计66人参加。

    会上,中国图学学会理事长赵罡教授和主编汪国平教授相继宣布了《图学学报》第八届编委会的主编、副主编名单,以及编委会顾问、编委名单,并为新任职者颁发了聘书。其中,本人很荣幸被授予我优秀编委荣誉,并连任成为第八届编委会的委员之一。这一殊荣和任命不仅是对我个人学术能力的肯定,也是对我在该领域积极探索的认可,我将再接再厉,与其他杰出学者共同参与学报的编辑工作,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学术内容。

    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标志着新一届编委会的正式成立,也为学报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一届编委会的领导下,我们将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学报的学术水平,以满足广大读者对图学领域的需求。我们将坚守学术严谨性和创新性的原则,致力于推动图学学术研究的进步,为读者呈现更多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