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中

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先后获得工学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现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兼任中国图学学会理事、BIM专委会副主任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木与海洋工程信息技术、建筑与城市信息模型(BIM/CIM)、数字海洋和数字防灾技术。

教授工程硕士数学、土木与建筑工程CAE等4门课程。

  • 2023-02-17

    “海面波浪的三维动态模拟和可视化方法” 已获得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2211436973.0)。

    该发明通过对海面的形状与位置变化进行分析模拟,将波浪的运动过程划分为高程变化和水平移动两个子过程。对于高程变化,使用基于固定水平网格以及海面高程函数映射的方法得到三维网格,并给出顶点法方向的计算方式以实现海面波浪的光滑曲面显示;对于水平移动,提出基于贴图映射以及水质点移动速度的三维网格顶点颜色变化方法,实现海面水流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显示。基于所提出的模拟方法,该发明还实现了一种三维海浪动态模拟装置,包含水平网格生成、三维顶点管理、点法方向计算、贴图坐标更新以及结果展示5个模块,可支持多种形式海面波浪的三维动态可视化。

    相比已有技术,该发明能够应用于包括实测波浪、规则波以及随机波等多种类型波浪的三维动态模拟与可视化,能够支持不同范围、不同精度以及复杂情形下水平网格的划分,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为海面波浪的仿真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方法与便捷的工具,为海洋生态环境、海洋工程、海洋交通运输等海洋产业中的信息数字化与可视化等应用提供了基础。

    注:该专利发明人还包括博士研究生刘毅、张建民院士和李彬彬副教授。

  • 2023-02-10

    2月9日,清华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支队“来访海洋工程研究院开展交流活动。支队成员涵盖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能源动力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理论与应用力学等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共计55人。

    支队一行分成三组,先后参观了位于海洋楼的工程水池试验室、数字孪生试验室(本课题组)和天然气水合物试验室。海工院教师及课题组成员为访问团一行进行讲解。随后,海工院师生与支队成员进行了座谈交流,本人主持了交流会,并介绍了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以及海工院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定位。支队一行与海工院老师就合作发展、海洋工程国家需求与未来趋势、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担当等话题开展深入讨论,并期望进一步建立更长效、更普遍的沟通交流机制,促进北深两地的师生交流与学术合作。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交流会的成功举办,让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希望学生能在实践中锻炼自我,以实际行动贴近社会、奉献社会!

  • 2023-01-31

    课题组最新软件成果“浮式风机结构健康智能监测系统”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登记号:2023SR0167488)。

    系统主要面向海洋浮式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健康监测,提供用于查看浮式风机结构状态、进行浮式风机结构模拟等功能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三维交互的方式浏览浮式风机的各个部分,也可以在交互界面对浮式风机相关的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实现对风机结构性能的整体把控。

    系统由数据管理模块、结构受力分析模块、三维图形显示模块、用户交互界面等主要模块组成。其中,数据管理模块从三维模型文件或传感监测数据文件中提取并管理所需的模型与监测数据;结构受力分析模块用于计算结构在给定荷载工况下的变形与应力分布等;三维图形显示模块实现三维模型以及结构状态的实时可视化;用户交互界面模块用于处理鼠标、键盘等用户输入,并实现三维模型的交互式展示。

    系统主要开发人员包括博士生刘毅、闵妍涛和硕士生宁厚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郑向远研究员给予了指导。此项研究受到了广东省区域联合基金粤港澳团队项目、深圳市高等院校稳定资助重点项目和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的资助和支持。

  • 2023-01-20

    为促进科技领域学术会议规范管理与繁荣发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自2018年起连续五年发布《重要学术会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累计组织动员171家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与中国工程院参与推荐,年均推荐高质量学术会议721个,其中82家全国学会连续五年参与《指南》推荐,34个品牌学术会议连续五年入选《指南》。

    其中,由清华大学张建平教授牵头,本人参与发起,中国图学学会建筑信息模型(BIM)专委会主办的“全国BIM学术会议”连续五年入选《指南》!本人还作为大会秘书长组织并主持了第1-6届会议的主旨报告。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全国BIM学术会议 !

  • 2023-01-17

    《面向城市信息模型的半自动地理配准方法研究》已在中国知网网络首发于《图学学报》上。

    在城市信息建模(CIM)过程中,缺失地理参照信息的三维模型需要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地理配准。基于地理参照点可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实现半自动化的地理配准。该研究在三维模型导入GIS后,首先以模型附近的任意坐标点为参照点,将局部坐标系(LCS)变换至大地椭球表面。此后在GIS中拾取三维模型上的地理参照点,并根据当前的变换矩阵计算LCS坐标,结合该参照点的大地坐标可得该模型的正确变换矩阵。若无地理参照点,可在此方法的基础上持续估计地理参照点实现人工地理配准。通过Cesium实现半自动地理配准方法,使用实际工程使用的三维模型进行应用验证,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上述方法依赖基于单一参照点的LCS向ECEF坐标系空间变换算法,按特点与适用场景可分为基础法、参照点投影法、原点投影法和近似原点法。应用验证过程中分别使用后3个算法,结合计算结果分析了这些算法受参照点与LCS原点距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