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下属课题“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技术应用信息平台”的课题级、项目级绩效评价会议分别于北京召开。
其中,14日的会议对课题下各研究任务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本人作为课题研究任务一“基于GIS/BIM的轻量化平台框架与接口技术”的负责人,出席会议并对研究任务四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技术创新、以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等内容进行汇报。专家经讨论形成统一意见,课题下属六项研究任务全部通过绩效验收。16日的会议对项目下各课题工作成果进行验收。课题负责人赵红蕊教授代表本课题进行汇报,本人作为研究任务负责人出席会议。经广泛讨论与质询后,项目下各课题全部通过绩效考核。
“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技术应用信息平台”课题执行期为2018至2022年。该课题针对乡村住宅项目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的问题,开发了一系列规划、设计、建造阶段数字化工具,最终形成完整的信息支持平台。而本人所负责的“基于GIS/BIM的轻量化平台框架与接口技术”任务针对课题中的数据管理、模型可视化、平台开发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为课题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平台框架基础。
3月1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建筑与市政公用设施智慧运维理论与方法”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战略研究与区域发展处副处长孙新章,东南大学黄卫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彭永臻院士、杜修力院士等8位项目咨询专家出席会议。
该项目下设4个课题,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张连振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向与会专家汇报了项目的总体情况。与会专家对项目的理论创新和整体实施方案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该项目社会需求迫切,创新性突出,研发意义重大,同时对项目和课题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本人担任其中课题2“建筑与市政公用设施智慧运维性态全息快速感知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负责人,并在会上围绕课题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与任务分解、技术方案与实施计划、预期成果与组织保障等内容,向与会专家进行了汇报。哈尔滨工业大学马琳副教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任政儒助理教授等课题组成员也一同参与了会议。
3月4-5日,第八届全国BIM学术会议在深圳市前海合作区顺利举办。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马智亮教授作为BIM专委会主任委员组织并出席了会议,林佳瑞助理研究员主持全体大会。本人出席会议。我的博士生 闵妍涛 安芃 在分会场做了口头报告分享。
本届大会作为一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协同发展的大型国际交流盛会,增进了会员与行业同仁的相互了解和互动,搭建了一座高效的数字城市信息资源“联通桥”!
《图学学报》编辑部根据编委2022年审稿、撰稿、组稿等工作贡献,经该刊主编办公会议决定,最终评选出 6 名优秀编委。本人有幸连续两年获评!
今后,本人将再接再厉,认真履行编委职责,保质保量地完成审稿工作,不负韶华、砥砺奋进。
注:《图学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图学学会主办的CSCD收录的中文核心期刊。
“海面波浪的三维动态模拟和可视化方法” 已获得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2211436973.0)。
该发明通过对海面的形状与位置变化进行分析模拟,将波浪的运动过程划分为高程变化和水平移动两个子过程。对于高程变化,使用基于固定水平网格以及海面高程函数映射的方法得到三维网格,并给出顶点法方向的计算方式以实现海面波浪的光滑曲面显示;对于水平移动,提出基于贴图映射以及水质点移动速度的三维网格顶点颜色变化方法,实现海面水流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显示。基于所提出的模拟方法,该发明还实现了一种三维海浪动态模拟装置,包含水平网格生成、三维顶点管理、点法方向计算、贴图坐标更新以及结果展示5个模块,可支持多种形式海面波浪的三维动态可视化。
相比已有技术,该发明能够应用于包括实测波浪、规则波以及随机波等多种类型波浪的三维动态模拟与可视化,能够支持不同范围、不同精度以及复杂情形下水平网格的划分,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为海面波浪的仿真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方法与便捷的工具,为海洋生态环境、海洋工程、海洋交通运输等海洋产业中的信息数字化与可视化等应用提供了基础。
注:该专利发明人还包括博士研究生刘毅、张建民院士和李彬彬副教授。
清华大学林佳瑞个人网站 清华大学纪晓东个人网站 清华大学陆新征个人网站
累计PV [136591] | 累计UV [34113] | 累计IP [33835]
Copyright @ 2013-2022 胡振中的个人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 13043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