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中

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先后获得工学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现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研系列副教授。

兼任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图学学会BIM专委会副主任、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编委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木与海洋工程信息技术、海洋数字防灾、建筑与城市信息模型(BIM/CIM)。

教授工程硕士数学、土木与建筑工程CAE等4门课程。

  • 2025-06-14

    6月14日,课题组举办了一场旨在欢送应届毕业生、同时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团建活动。

    此次团建精心策划、内容丰富。活动伊始,成员们参与了一场沉浸式实景剧场剧本杀,在四个阵营中展开团队推理与博弈,充分展现智慧与协作精神。晚间聚餐则气氛融洽热烈,穿插进行包括默契配合类、趣味挑战类等互动游戏,欢声笑语不断。活动尾声,毕业生分享了在团队中的难忘经历与感谢,大家也为其送上了毕业祝福与礼物。活动在合影留念中圆满结束,祝愿课题组毕业生前程似锦、未来鹏程万里!

  • 2025-06-11

    面向Web的BIM三维浏览与信息管理》在中国知网上他引次数达到100次。

    BIM服务器为BIM对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支持提供了解决方案。目前BIM服务器主要为C/S架构,但B/S架构的优势也渐渐凸显。HTML5标准的发布带来了支持浏览器硬件图形加速的WebGL技术,更带来了一系列划时代的Web技术。从而为实现B/S架构下的BIM信息管理与模型三维浏览奠定了基础。本文分析了BIM的模型信息范围与表达形式,研究了基于WebGL框架Three.js的BIM模型显示技术以及面向Web的BIM信息管理技术,开发了BIM模型三维浏览与信息显管理系统。应用表明,系统的图形平台性能稳定,渲染效果较好,能够支持较大的BIM模型。同时,系统为Web客户端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支持,更体现出良好的交互特性,因而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注:《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创刊于2009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图学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期刊。王珩玮为论文第一作者,作者还包括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林佳瑞副研究员和张建平教授。

  • 2025-05-24

    论文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manifold microchannel heat sinks with ribs of different shapes已发表在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上。

    流形微通道散热器(MCHS)是一种有效的散热器件,可用于大规模电路芯片的散热。虽然发现在传统MCHS的微通道中添加肋板可以改善其散热性能,但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来研究在流形MCHS中添加肋板的效果。本文对具有五种不同凸肋的流形MCHS的压降、平均温度、努塞尔数、增热效率、流动特性和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并与光滑流形MCHS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表明,肋层的存在打断了流动场和温度场边界层的发展,导致了散热的增强。与光滑流形MCHS相比,肋层使衬底温度降低了9.2% ~ 25.1%,努塞尔数提高了11.5% ~ 45.2%。而微通道中的肋层使压降增加55.7% ~ 111.4%。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肋对这些关键指标的影响更加明显。通过对增热效率的计算分析,发现在较高雷诺数(超过200)时,增加肋段的效益显著。在不同肋形中,推荐采用椭圆肋形,当雷诺数为450时,增强热效率达到最大值1.17。

    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属于Q1区工程技术领域期刊,影响因子为5.0。论文第一作者为海洋工程研究院陈守军,李孙伟老师为通讯作者。研究成果得到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的资助。感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鹏瑞公益基金会深圳鹏瑞青年教师项目的支持。

  • 2025-05-16

    祝贺刘龙祥顺利通过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刘龙祥的论文题目为《基于本体的隧道多源异构运维数据融合方法研究与应用》,该研究以隧道多源异构运维数据为研究对象,引入了本体语义网技术,融合利用了各类隧道运维数据资源。首先,该研究构建了隧道运维数据分类体系,针对不同类型隧道运维数据,采用不同方式分别建立领域本体模型,实现数据格式的统一;随后,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相似度的本体映射策略,实现不同运维数据本体模型之间的高效与准确映射;最后,提出了一种隧道结构健康运维策略,包括应用本体构建、映射与语义查询、结构健康评估以及养护策略选择等步骤。此外,本研究还开发了一个隧道多源异构运维数据管理平台,以及在深圳市塘朗山隧道这一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 2025-05-12

    5月12日,第五十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公布获奖名单,清华大学土木系教师团队的发明成果“ChatTwin:大模型赋能的建造过程虚实核验与动态监控数字孪生平台”荣获金奖。

    项目团队发明了一种大语言模型驱动的工程数字孪生建造平台与技术—ChatTwin。ChatTwin涉及“理解-推理-生成-交互”等系列关键技术,简单易用、智能高效。通过构建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实现了建设领域专业文本/语言的精准理解、复杂工程逻辑的高效推理计算以及海量工程数据的高效分析处理。从而,可大幅降低复杂工程系统的学习使用成本,并可有效减少BIM设计审查时间、降低问题遗漏风险,该系统也集成了多个不同软件或系统的工程数据,可对施工阶段潜在质量、安全风险等问题进行动态识别与跟踪。

    ChatTwin完成团队还包括清华大学教师林佳瑞、陆新征、潘鹏、张建平,学生郑哲、周育丞、宋盛禹、陈柯吟、倪相瑞、韩进、廖文杰,以及北京云建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大鹏。

    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是全球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发明展之一。由瑞士联邦政府、日内瓦州政府、日内瓦市政府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因其评选严格、标准专业著称,被列为“世界三大发明展”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