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中

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先后获得工学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现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研系列副教授。

兼任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图学学会BIM专委会副主任、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编委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木与海洋工程信息技术、海洋数字防灾、建筑与城市信息模型(BIM/CIM)。

教授工程硕士数学、土木与建筑工程CAE等4门课程。

  • 2023-03-24

    3月22日,应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邀请,参加“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输运扩散路径模拟评估专家会商论证会议”。

    会议中,围绕课题组关于福岛核污染水扩散模拟的研究,从事件背景、模拟方法、模拟结果以及问题讨论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并深入讨论了包括福岛核污染水中主要放射性元素氚的模拟动画与扩散路径分析、对排放计划应对措施以及东京电力公司相关主张等。核污染水的排放不仅仅是东京电力公司和日本政府内部的事情,其后果可能会影响太平洋的海洋环境和生态,因此需要引起环太平洋国家和国际机构的重视。

    此次会议的参与者还有国际原子能机构、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广西大学等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

  • 2023-03-23

    课题组之前在《工程力学》发表的论文《面向结构有限元分析的模型转换方法研究》入选中国知网2012—2022年《学术精要数据库》“高影响力论文”。

    《工程力学》期刊共计702篇论文入选,包括高PCSI论文634篇,高被引论文386篇,高下载论文120篇,同时获“高PCSI、高被引、高下载”的论文90篇。

    注:《工程力学》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力学学会主办、清华大学土木系承办的科学技术类学术核心期刊。

  • 2023-03-19

    3月14、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下属课题“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技术应用信息平台”的课题级、项目级绩效评价会议分别于北京召开。

    其中,14日的会议对课题下各研究任务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本人作为课题研究任务一“基于GIS/BIM的轻量化平台框架与接口技术”的负责人,出席会议并对研究任务四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技术创新、以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等内容进行汇报。专家经讨论形成统一意见,课题下属六项研究任务全部通过绩效验收。16日的会议对项目下各课题工作成果进行验收。课题负责人赵红蕊教授代表本课题进行汇报,本人作为研究任务负责人出席会议。经广泛讨论与质询后,项目下各课题全部通过绩效考核。

    “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技术应用信息平台”课题执行期为2018至2022年。该课题针对乡村住宅项目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的问题,开发了一系列规划、设计、建造阶段数字化工具,最终形成完整的信息支持平台。而本人所负责的“基于GIS/BIM的轻量化平台框架与接口技术”任务针对课题中的数据管理、模型可视化、平台开发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为课题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平台框架基础。

  • 2023-03-17

    3月1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建筑与市政公用设施智慧运维理论与方法”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战略研究与区域发展处副处长孙新章,东南大学黄卫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彭永臻院士、杜修力院士等8位项目咨询专家出席会议。

    该项目下设4个课题,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张连振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向与会专家汇报了项目的总体情况。与会专家对项目的理论创新和整体实施方案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该项目社会需求迫切,创新性突出,研发意义重大,同时对项目和课题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本人担任其中课题2“建筑与市政公用设施智慧运维性态全息快速感知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负责人,并在会上围绕课题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与任务分解、技术方案与实施计划、预期成果与组织保障等内容,向与会专家进行了汇报。哈尔滨工业大学马琳副教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任政儒助理教授等课题组成员也一同参与了会议。

  • 2023-03-06

    3月4-5日,第八届全国BIM学术会议在深圳市前海合作区顺利举办。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马智亮教授作为BIM专委会主任委员组织并出席了会议,林佳瑞助理研究员主持全体大会。本人出席会议。我的博士生 闵妍涛 安芃 在分会场做了口头报告分享。

    本届大会作为一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协同发展的大型国际交流盛会,增进了会员与行业同仁的相互了解和互动,搭建了一座高效的数字城市信息资源“联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