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中

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先后获得工学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现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教研系列副教授。

兼任中国图学学会理事、BIM专委会副主任、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编委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木与海洋工程信息技术、海洋数字防灾、建筑与城市信息模型(BIM/CIM)。

教授工程硕士数学、土木与建筑工程CAE等4门课程。

  • 2022-04-19

    经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立项,由本人参与编制的广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标准》正在征求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各相关单位的意见。

  • 2022-03-29

    Operability analysis of SWATH as a service vessel for offshore wind turbine in the southeastern coast of China已在线发表在Ocean Engineering上。

    海上服务操作船(SOV)的可操作性与海上风电场运营和维护的成本、时间和天气窗口密切相关。该文首先通过对小型水线面双船体(SWATH)进行了耐波性分析,讨论了其运动特性,并与类似尺寸的单体SOV进行了比较。然后,采用频域数值方法对现场步行工作(W2W)及其他工况极限进行了建模和分析。结果表明,SWATH具有良好可操作性,以及对任意波向的鲁棒性。最后通过二阶平均漂移力的定性估计,判断高海况下的燃油消耗比单体船有更高的利用率。当阻尼不足时,可以通过优化SWATH的几何形状和配置适当的阻尼装置来抑制共振的升沉和横摇,从而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

    注:Ocean Engineering,属于工程技术领域顶刊,2021年的影响因子为3.795。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李彬彬副教授。

  • 2022-03-25

    疫情常态化下如何组织科研?课题组采用“一二三四”“两地双驱”的机制开展科研活动。其中,“一”是坚持每周一次组会,“二”是保证与学生的二人交流,“三”是固化推广三级指导,“四”是积极加强四方合作。在该机制的推动下,同学们的学习和科研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效果不错。相信待疫情结束之日,那将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我们也定会继续大步向前走!

    感谢Tsinghua SIGS的官方报道,感谢原老师的采访,感谢课题组的辛劳!防疫不松懈,科研不停歇!

    详见 此链接

  • 2022-02-24

    第八届中国图学大会将于2022年7月22日-2022年7月25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

    本次大会以“数字赋能·图领未来”为主题,会议将为全国从事图学研究、教学与应用的一线工作者,以及从事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服务和制造业信息化的一线研究者提供交流经验的平台。

  • 2022-02-13

    基于BIM的地铁施工设备物资精细化管理系统》已发表于《施工技术》期刊。

    本文针对广州地铁工程项目中的物资采购供货时限长、物资价格高、响应速度慢等问题,研发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地铁施工设备物资精细化管理系统。地铁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涉及土建、机电等多领域协同施工,导致物料种类繁多,传统的人工录入方式不仅效率极低且极易出错,容易造成工期延误或物料数量不符合生产要求等问题。本项目通过自主研发的基于 BIM 的管理平台对设备物资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分析,经实际工程验证,该流程大幅降低了人为因素导致的资源浪费,很大程度避免了传统管理流程中重复冗余步骤,缩短了项目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