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先后获得工学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现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教研系列副教授。
兼任中国图学学会理事、BIM专委会副主任、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编委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木与海洋工程信息技术、海洋数字防灾、建筑与城市信息模型(BIM/CIM)。
教授工程硕士数学、土木与建筑工程CAE等4门课程。
10月27日,应广州市建委项目办苏彦鸿主任及其助理王永海处长的邀请,在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做了一场题为《基础设施建设BIM最新应用与发展》的报告,项目办包括苏主任在内的四五十人参与了交流。苏主任在总结中明确表示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在所管辖的多个项目中推动BIM技术的应用,以期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节约项目成本。
近日,本人所承担的863项目子课题“基于全生命期绿色住宅产品化数字运营管理技术研究”取得了研究进展。其中,10月22日,由住建部信息中心组织的3名专家,于北京市清华大学何善衡楼,对所研发的"基于全生命期产品化绿色住宅运维管理系统"(LC-FGB-FM,登记号:2016SR269712)的每一项功能进行详细测评,最终一致通过软件评测;10月25日,7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课题组编制的《基于BIM的绿色住宅产品基础数据标准(送审稿)》进行评审。
2016年10月18日,课题组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上海竹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徐康副总工程师等就“基于BIM的运维管理”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并针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项目的运维平台和系统建设方案交换了意见。
今年,清华大学在博士生招生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力推“申请审核制”,弱化入学考试的要求,强调学术委员会和指导教师对学生学术潜力和综合能力的评价。9月20日,木系13级本科学生袁爽在面试环节脱颖而出,获得了宝贵的直博生名额,将于2017年暑期入学成为本人名下的第一名博士研究生。
《BIM技术基础》课程开设三年来,学生们的选课热情一年比一年高涨,今年30个名额已无法满足选课需求,许多学生要求增加选课名额或直接旁听课程。本年度,教学小组将总结前两年的教学经验,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引导学生使用清华大学自主知识产权的BIM平台完成作业,鼓励他们在掌握BIM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我国自主研发建筑行业软硬件进行了解、产生兴趣。注:《BIM技术基础》课程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开设的主要面向大三学生的专业任选课,由本人及张建平教授、马智亮教授联合开设并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