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先后获得工学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现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研系列副教授。
兼任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图学学会BIM专委会副主任、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编委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木与海洋工程信息技术、海洋数字防灾、建筑与城市信息模型(BIM/CIM)。
教授工程硕士数学、土木与建筑工程CAE等4门课程。
胡振中, 张晓洋. 面向结构有限元分析的模型转换方法研究. 已正刊发表在《工程力学》(EI收录)。
5月31日上午,深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路桥大厦23楼报告厅召开“路桥云”BIM施工管理平台推介应用会,主要围绕“BIM在项目管理上的落地应用”主题展开。本人受邀做了题为“基础设施BIM应用最新进展”的报告,其中以清华大学土木系提供BIM技术支持的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项目、广州地铁项目、邢汾高速公路等项目为案例,介绍了BIM技术在我国的落地应用的情况。随后,由课题组成员蒋绍峰结合路桥集团BIM管理云平台基本功能版,详细介绍集团BIM云平台总体解决方案。路桥集团公司廖立基副总经理及相关技术管理人员近3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技术中心张爱军博士主持。
本人指导的第三个硕士生田佩龙同学在清华大学土木系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题目为《基于BIM与建筑自动化系统的设备运维期监控与管理 》。该研究针对建筑运维管理过程中一直存在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从信息存储层面研究基于IFC的信息扩展方法,其次从信息集成层面研究面向多协议的动态监测系统与BIM开放平台集成的关键技术,再从信息应用层面研究停车场监测信息在停车场智能管理中的应用、室内环境监测信息在舒适度评价中的应用、水位水质监测信息在水厂智能运维管理中的应用,以扩展运维BIM的应用范围。所研发的“基于BIM的建筑设备自动化集成系统”应用到北京槐房再生水厂等两个项目中。总体而言,该研究为建筑运维期的智能监测和管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及相关的模型、技术和平台支持,可提高建筑运维管理水平。
5月24日,由中建总公司技术中心组织专家及课题组成员,就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绿色施工与智慧建造集成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交流汇报。会上,课题组介绍了所承担的子课题“BIM与物联网、大数据、移动通讯、云计算等技术集成应用技术研究”启动一年以来所取得的成果。
本人所指导的硕士生彭阳于今日完成论文开题。其研究目的是针对公共建筑中的疏散建模复杂、数据不通、对动态场景难以实时计算,以及普遍存在的可视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基于大数据的方法,采用BIM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提出“动态疏散机器学习技术”以改善现有的计算量极大的直接图论搜索或大型并行模拟的手段,实现以类似弈棋的过程,自身模拟海量的疏散场景,并引入评估当前局面的机制,以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的方式,得到一系列规则集合的同时,形成任意局面下动态决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