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e Earth Pressure of Limited C-φ Soil Based on Improved Soil Arching Effect》已发表于Applied Sciences。该研究是课题组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对密集地下空间环境中,深大基坑工程和邻近大刚度既有地下结构间有限宽度土体的系统深入研究。明确了有限宽度土体的受力机理,提出土压力分布和有限土体宽度上下限的解析模型,系统分析了土拱效应的影响并对其改进以提高适用性。与数值模拟,传统理论方法和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来验证解析模型。明确对有限宽度土体土压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有限土体宽度越小,土压力对其越敏感,增大墙土摩擦作用以及减小有限土体宽度和地表超载均可以有效减小土压力大小。论文第一作者是刘美麟博士,第二作者是陈湘生院士,第四作者是深圳地铁刘树亚副总工程师。
受邀作为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SCIE)的客座主编,和清华大学林佳瑞老师,普渡大学张建松老师、新加坡国立大学王骞老师一同组了一期专刊"Digital Twin Technology in the AEC Industry”,投稿截止今年8月7日。欢迎有相关研究的各位同仁不吝赐稿。详见 此链接 。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一批医务人员、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因公殉职,许多患者不幸罹难。值此庚子年清明节,全国各地各族人民深切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逝者安息、生者奋进!
“科研产品”栏目新上线课题组核心成果“基于BIM的动态施工管理系统(4D-BIM)”。
该系统通过将BIM与4D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引入建筑业国际标准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研究基于IFC 标准的BIM体系结构、模型定义及建模技术、数据交换与集成技术,将建筑物及其施工现场3D模型与施工进度、资源、安全、质量、成本以及场地布置等施工信息相集成,建立基于IFC标准的4D-BIM模型,实现了基于BIM的施工进度、施工资源及成本、施工安全与质量、施工场地及设施的4D集成管理、实时控制和动态模拟。目前,通过进一步扩展管理功能和应用范围,4D-BIM系统不仅用于建筑工程,而且已推广到桥梁、风电、地铁隧道、高速公路和设备安装等工程领域。
在“十三五”国家重点专项项目“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下设课题“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技术应用信息平台”2019年第四季度交流会上,课题组汇报了所承担的子课题“基于GIS/BIM的轻量化平台框架与接口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是搭建了数据处理的框架及基本流程、研究了BIM/GIS融合转换技术以及研发基于Web的GIS/BIM模型可视化平台。其核心贡献是提出了一种Web端的BIM/GIS模型数据融合与可视化方案,并推进了风环境下行人高度处污染物在社区间的扩散行为研究。
清华大学林佳瑞个人网站 清华大学纪晓东个人网站 清华大学陆新征个人网站
累计PV [170617] | 累计UV [43330] | 累计IP [42996]
Copyright @ 2013- 胡振中的个人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 13043606号